王地
  澎湃新聞網近期發的兩篇報道《東北人南下的人口遷徙之旅:三亞哈爾濱籍候鳥老人近20萬》和《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:外地人口撤出,三亞一夜之間會變成空城》,再次在網上引發討論風波。一是大家驚訝三亞為什麼東北人這麼多,二是大家思考這種地域性遷徙和移動說明瞭什麼問題。
  筆者曾在海南居住多年,也到過三亞多次,欣喜於三亞的發展,也看到當地人口的驟增和經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管理問題。此前社會上出現的“海南是東北第四省”和“黑龍江省三亞市”的說法,流傳甚廣,雖是幽默和調侃,卻也說的是實情。東北人近些年去海南的越來越多,其實最主要的是當地氣候溫暖宜人,旅游資源豐富,特別適合老人和願做“候鳥”的人群前往。
  隨著外地人越來越多地前往海南,我們發現,地域性歧視和文化差異在這片土地上愈發突出。社會上有一種聲音,認為之所以每到旅游黃金周,三亞總要出點事,是因為大排檔、出租車這兩個直接面對終端游客的服務行業,被東北人壟斷,但他們不像本地人那麼愛惜三亞的名聲,所以都是東北人搞壞了名聲。
  我無意於就個別事件發表觀點,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裡面的確涉及地域歧視問題,其實這種地域歧視現象也不是海南獨有,而是全國通在。比如有這樣的段子說,“廣東人看全國人,都是窮人”,“上海人看全國人那都是鄉下人”,“那麼哪裡人看全國人都是基層呢?嗯……北京人!”再比如這樣的例子,火車上對方言的蔑視,一些商店打出不賣某地貨的牌子,招工單位聲稱不要某地人,某地派出所扯出“堅決打擊XX籍敲詐勒索團夥”的大橫幅等等。
  歧視與被歧視,往往並非單方面原因造成,除歧視人者的倨傲褊狹之外,被歧視者自身也有種種不足需要檢討。歧視外地人的人,缺乏應有的文化包容性認識,面對紛雜的事物,容易思維簡單化,從而形成粗淺和錶面的印象,形成“刻板印象”。這是認識主體為了節省認知成本,而根據自己的經驗實踐作出“以偏概全”的判斷,一旦進入思維的死角就很難改變。而面對他人的“刻板印象”,被歧視者最怕的就是由困惑到沉默到認同,一條流言說無數次就可能變成真相。法國心理學家拉康稱之為“鏡像”,嬰兒認識自我是從他人開始的,“他人”的目光是嬰兒認識“自我”的一面鏡子,“他人”不斷地向“自我”發出約束信號,在他人的目光中,嬰兒將鏡像內化成為“自我”。比如人們常用粗獷、豪放等詞來形容東北人身上的優點,而一些東北人身上野蠻、霸道、粗俗的輪廓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符號化和標簽化。所以某地方人的地域形象,只有擺脫他人的“鏡像”,才能確立自我的存在。
  另方面,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氣息、品格與風度,是開放還是保守,是包容還是狹隘,往往通過城市的文明程度體現出來。比如海南,擁有天賜的勝景,是吸引游人的國際旅游島。然而,比自然景觀更吸引游人的,應該是海南優秀的人文環境。同樣,不管是中華大地哪個城市、哪個人,泱泱中華是一家,國人都應該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,有大海藍天一樣的氣度,而不是固有的地域或族群歧視。
  改革開放30多年來,中國大地的物流、人流、信息出現前所未有的奔流交匯,格式化了人與人之間的傳統聯繫。在這個層面,正像一位詩人所說:“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,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。”站在這塊聯繫空前緊密的大陸,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培育一種契合現代文明的全新文化素養。這其中就包括消除地域歧視,打破文化壁壘,培育素養和意識的公共性,這個過程是長期的,但也是我們塑造自己成為令人敬重的現代公民所迫切需要的。  (原標題:朋友,你是哪裡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00cccg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